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安全 > 治理监督 >

网络“吃瓜”别跑偏丨焦点网谈

发布时间:2024-05-29


“胖猫”事件反转了。随着警方公布调查结果,“胖猫”事件终于真相大白。被网友口诛笔伐的谭某,是又一个网络暴力受害者;一直以“受害者家属”姿态出现的“胖猫”姐姐,则是幕后的“总导演”。

反转之后,情绪最先崩溃的,是当初隔着屏幕行正义的“吃瓜”群众:他们无法接受的不仅仅是真相,更无法接受被人蒙蔽和利用的现实。

这种反转,为网友理性“吃瓜”提了个醒——后真相时代,深刻理解网络传播规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中保持一份清醒。

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但一地鸡毛的吃瓜信息如同缠扰不休的黄蜂,总喜欢蜇那些放松警惕的人。社交平台上,圈子数不胜数,信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瓜”不能吃?笔者看来,对以下这些“瓜”必须高度警惕。

子虚乌有“人造瓜”。受“流量经济”刺激,各种类型的“人造瓜”层出不穷,明星、网红甚至是素人、企业,都能成为“瓜”的主角。这类“瓜”往往通过对不同来源的素材进行剪辑、拼接、添加虚假信息等方式,凭空“脑补”出一些子虚乌有的剧本,实现“移花接木”,制造网络谣言。

比如,一男子因求职未被录用,捏造制作聊天截图,杜撰出一个假期加班、怒怼领导的“假瓜”;有网友糅合网络冲突元素,杜撰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1888万元天价彩礼”冲上热搜;有自媒体为收割流量,编造“千万赏金寻狗”网络谣言。

侵犯隐私“劣质瓜”。与前者相比,这种“瓜”并非“移花接木”,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他人不知情时,用秘密手段录制而成的。此类不法分子,把偷拍、发布、传播各种违规视频当成“摇钱树”,不仅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也挑战着公序良俗和社会底线,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比如,高校学生在教室发生亲密行为被监控拍下,网民以“吃瓜”为由大量转载视频,被删后又以网盘加密链接标价出售;杭州女子取快递被偷拍了一段9秒的视频,又被编造小富婆与快递员出轨的剧本,在互联网不断传播。

自导自演“有毒瓜”。既是“策划”,又当“主演”,这些信息制作者可谓“入戏”最深,为了涨粉博关注不择手段,想方设法写剧本摆拍,在人设、创作上挖空心思,让网友防不胜防,剧情真假难辨,反转再反转。

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也有可能是摆拍。比如,千万粉丝网红在直播时被绑架殴打,好心网友报警求助,结果发现是主播编造剧本进行摆拍;网红发布“遭陌生男子要求陪酒”视频,警方调查发现是剧本摆拍,意图博取流量。

图源:视觉中国

起底“瓜田”,除了惊诧于人性的幽暗外,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这种低俗的“瓜”,本该人人喊打,却为何能在网络空间滋生、蔓延?招摇过市,必有缘由。各种煽动对立、挑动情绪的“瓜”屡禁不止,原因有多方面。

其一,猎奇心理,吃瓜群众藏不住的“八卦之魂”。猎奇,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本能,它能激发人们对新奇、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吃瓜”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探听消息可以规避风险。如今互联网发达,大到国际形势、国家政事,小到明星动态、家长里短,都逃不过吃瓜群众“雪亮的眼睛”。

爱看热闹无可厚非,但“吃瓜”要有度。麦克卢汉有言: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某种意义上看,互联网对人的感官来了一次全面“强化”,身处信息汪洋,猎奇本能无时无刻不被“撩拨”,加之商业算法崇尚流量、推波助澜,一些低俗恶臭的网络视频,反而收获了不少流量。如果不加限制、肆意妄为,则会导致“礼崩乐坏”,把社会道德推入深渊。

其二,监管不易,自媒体乱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智能媒体时代,“去中心化”从信息传播延伸到了内容生产,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包打天下”,一张图、一段视频就能“搅动风云”。社交媒体不断发展,网络平台更加多样,网民身份越发多元……这都对监管效度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验。

自媒体运营管理机构化、内容创作组织化,应对网信部门监管的手段不断翻新,造谣方式不断变异。有业内人士戏称,如今,网络监管如同“打地鼠”——只打露头的,就已经分身乏术,对于那些潜藏在“地底”的,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其三,利令智昏,催生“种瓜、传瓜、吃瓜”产业链。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敢于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它就敢于践踏一切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在巨额利润驱动下,有人蠢蠢欲动、铤而走险,最终成为黑色产业链的“寄生虫”。

“吃瓜”陷阱多种多样。有的打着“吃瓜”的旗号组织群聊,收取入群费,实质是诈骗“杀猪盘”,为了给涉黄App和网赌平台引流;有的是无底线摆拍博关注,为引流牟取高收益,形成一套完整的内容生产模式,在短时间内就能“撩拨”网友情绪;有的做起了制作、传播低俗涉黄视频的“无本买卖”,通过多级分销赚得盆满钵满。

图源:视觉中国

方法总比困难多。从根本上解决不当“吃瓜”问题,需要打出“组合拳”。

吹“清风”。互联网是开放平台,清风正气吹不进,歪风邪气就会进。整治自媒体乱象“13条”束紧了监管“紧箍咒”;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安排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遏制“自媒体”摆拍造假风,压缩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空间。

根治低俗视频,就要扬正气、树新风,让“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持之以恒改善网络“生态环境”,让低俗、滥情的内容“水土不服”,自行灭绝。同时要开展更加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网民对低俗内容的“免疫力”,遏制网络谣言传播。

勤“磨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移动互联网是全新的传播体系,需要重塑监管流程,善用最新科技,为网络信息管理提质增效。

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自动识别、过滤有害内容;设立专门团队进行内容审核,确保信息真实、适宜;建立共享和协作机制,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发力,提升网络信息监管的综合能力……拿出“十年磨一剑”的气魄,才有“今日把示君”的底气。

敢“亮剑”。网络上的“人造瓜”“劣质瓜”“有毒瓜”,如同生活中的蟑螂:数量多、个头小、速度快,到处传播细菌与病毒。一窝端,才能阻断代际传播,斩断黑色产业链。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重拳出击,把利益链条连根拔起;鼓励群众举报低俗内容,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局面;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打击对象,细化惩治措施,为打击低俗内容提供法律保障……彻底解决痼疾,就要敢于“亮剑”、久久为功,才能除恶务尽,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自媒体时代,反转新闻层出不穷,不少网友不由得发出“一腔热血总被错付”的感慨。其实,套路见多了,应对原则也简单:“吃瓜”可以,记得保持一份理性,如果做不到不去“围观”,至少别变成“围攻”。

一言以蔽之,舆论监督与批评,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在分清青红皂白之前,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来源:“今豫网言”微信公众号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