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传播 > 传播工作 >

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未来发展目标定了!

发布时间:2022-08-17

8月16日,郑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中原科技城总体规划提升设计方案,并就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和《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有关情况。中原科技城以郑东新区全域260平方公里为支撑,把省科学院摆在核心和统领位置,未来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城,建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未来科技研究+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研发功能区。

近期到2023年,重点推进“三合一”融合发展,打造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前沿研究的创新体系,争取在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龙子湖智慧岛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国区域创新策源地、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要素市场改革先导区。

中期到2025年,构建一批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实现与省科学院共融共生、一体发展,产生一批原创性、颠覆性、迭代性技术,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

远期到2035年,率先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城,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创新区域布局的关键节点,基本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划分“7+2”功能片区!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


发布会上介绍,围绕省科学院的三大学部七大科研方向,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桥梁,将中原科技城总体划分为“7+2”功能片区。

  

一是龙湖北部片区,为科技创新功能区。依托省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等资源,打造信息技术及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支持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共建研究院,打造研究院所集群;引进上市公司、领军企业等研发中心,打造科技企业总部集群。

  

二是如意湖片区,为科技服务片区,聚焦商务科技金融组团、国际会展交流组团,重点发挥金融总部功能,打造科技金融集群。

  

三是龙子湖片区,为科技活力片区,以双创为核心,打造以海康威视等为引领的云湖信息技术组团和以省科学院本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为引领的科教双创集群。主动融合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建设,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四是郑州东站片区,为科技总部片区,以聚集具有总部管理、财务结算及科技研发的企业研发中心为主,打造科技总部高地。

  

五是白沙北部片区,为科技装置片区,谋划建设省科学院大学,推动军民融合实验室、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等建设,打造实验室与科研平台集群;以元宇宙科创产业园、鲲鹏软件小镇为核心布局未来产业集群。


六是白沙南部片区,为科技转化片区,以碳基复合材料、新型存储器芯片项目等中试基地为主,重点布局中试、小试平台、成果转化中心,打造产业转化集群。

  

七是连霍以北片区,为科技发展片区,布局预留大科学装置及科研平台区等主导功能。

  

另外,规划了金水科教园区和中牟北片区两个协同发展区,作为预留科研发展区和智慧创新产业区。


以收入为参照激励人才 !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细则发布


发布会上介绍,郑州探索实施以收入为参照的人才激励政策,根据人才在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贡献予以奖补,制定出台了《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细则》,努力为各类创新人才团队和企业项目落地提供优质的土壤和环境。《细则》共分18条,主要包括经济贡献奖励的范围、标准、组织形式等内容。

  

一是明确奖励思路。引入市场薪酬评价机制,为中原科技城引进的各类优秀人才给予正向激励,鼓励人才到中原科技城创新创业,加快推进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

  

二是明确奖励范围。中原科技城范围内各类研发机构、双创孵化机构、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中原科技城认定的总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医院、高校等单位,均在此次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范围内。同时,针对中原科技城重点扶持的单位,实行“一事一议”,适当放宽申报标准。

  

三是明确支持措施。对在奖励范围内的年工资薪金收入40万元以上的优秀人才,按工资薪金收入5%—20%的比例给予经济贡献奖励。对各单位柔性引进的人才,按其协议期内在中原科技城取得的工资薪金进行经济贡献奖励。对已享受郑州市、中原科技城等针对性奖励的人才,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四是明确组织实施。经济贡献奖励申报在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后进行,采取即时申报方式,截止时间为每年8月31日,由人才所在企事业单位通过英才汇申报系统代为办理。年度奖励名单确认后,于下一年度兑现奖励资金,奖励资金由市本级和郑东新区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承担。

  

五是明确评估管理。相关申报主体要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建立评估管理机制,由郑东新区牵头,会同市、区两级财政部门等单位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奖励资金申领情况进行检查,防止虚报骗取奖励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实行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是郑州市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实践,遵循人才工作的市场规律,尊重人才价值的市场评判,凸显人才贡献的市场回报,力争通过塑造中原科技城政策新优势,带动更多创新型企业入驻,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下一步,郑州市将紧抓国家布局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的有利契机,积极在人才投入、环境营造、政策创新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推动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汇聚……中原科技城构建五大支撑体系创一流生态


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按照“三生融合”理念,着力推动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汇聚、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生态打造,建设绿色共享公园城市。


一是构建人才服务体系。聚焦“五年新引进青年人才100万人”目标,出台《实施“郑州人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近期又研究出台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针对年收入40万元以上优秀人才,按照纳税人在市区两级的实际经济贡献奖补,奖励力度优于同类地区。

  

二是构建生态环境体系。坚持绿色低碳原则,将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依托生态绿廊、生态水廊,建设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打造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三是构建体制机制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三合一”融合机制,从空间布局、科创体系等7方面做好创新融合,着力打造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国家级双创示范区。

  

四是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布局一批高端商业、特色商业,提供国际化商业服务。建设一批科科教文卫公共设施,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打造人才公寓服务体系,建设北龙湖、白沙北部等3处人才公寓聚集区,提供顶尖人才50套、领军人才1000套、青年人才住房2万套,打造集创业孵化、生活服务、社交互动于一体的人才社区。

  

五是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面向社会开放新技术应用场景,把科技要素应用到城市建设各方面,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通过完善路网、优化格局,打造智慧交通体系。加快4条地铁交通建设,提升区域内道路等级,形成“四横六纵”干道格局。

从200亿元增加到500亿 郑州市产业基金母基金规模壮大


发布会上介绍,重新修订的《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将积极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2019年,郑州市市成立了规模200亿元的产业发展母基金,以重大项目引入和中小企业培育为切入点,参与了超聚变等重大产业项目,累计投资支持中小企业160余家,在支持实体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基金杠杆撬动作用和资源整合功能,我们制定了《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从健全基金顶层管理制度、优化基金资金筹集机制、完善基金投资运作体系、培育基金良性发展生态等方面,重塑我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壮大规模。将市产业基金母基金规模从20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财政资金直接出资比例不低10%,同时通过向符合条件的市属国有公司追加资本金等方式,鼓励引导市属国有公司向母基金出资,构建以政府性投入为主的资金筹集长效机制,打造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群。

  

二是分类运作。将市产业基金分为战略投资类基金、科技孵化类基金和产业培育类基金三大类。战略投资类基金采取直接投资和专项子基金投资策略,重点引入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核心企业。科技孵化类基金围绕科技创新驱动、世界科技前沿,支持重大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成长,抢占技术制高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培育类基金采取母基金投资策略,联合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子基金,构建覆盖科技创新、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基金支持体系。

  

三是优化生态。大幅放松子基金的返投要求,将子基金返投要求由1.5倍降低到1倍,并放宽返投认定标准。对天使、创投等高风险领域子基金出资最高可达50%。依托智慧岛基金集聚区,大力实施“基金入郑”行动,探索成立“郑州创新投资联盟”,搭建人才、项目及政策资源交流平台。

  

目前,已经与中金资本、深创投、同创伟业、前海方舟等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就基金合作进行了深入实质沟通,形成了市级产业基金第一批合作机构库,下一步将重点与入库机构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为郑州市引入优质创投资源。



来源:大河网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