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发展 >

做时间的朋友,中国互联网公益才能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1-09-13

近年来,每逢9月上旬,中国公益行业都会迎来一场属于自己的嘉年华。无论是官方设立的“中华慈善日”,还是由互联网企业与公益行业共同筹划的“99公益日”“95公益周”,都让中国公益界的从业者和机构组织迎来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


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在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披露:近年来,通过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20年募集金额更是达到82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52%。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了互联网慈善。


今天,中国的普通民众,已经习惯了月捐、步捐、随手捐,但就在十年前,人们对公益慈善的态度绝非如此信赖。


从监督者到建设者

互联网助推公益进入3.0阶段



在中国现代公益发展历程中,2008年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抗震救灾赋予了中国公益界新的使命,不仅官方慈善组织大受鼓舞,民间公益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激发了各方巨大的慈善热情。当然,快速发展的另一面,也存在制度不规范、财务不透明、能力不专业等问题。在互联网舆论的监督下,中国公益界一度遭遇过严重的信任危机。

 

但互联网对公益的影响,并非只有监督者的角色,通过输出技术、资金、思维方式等资源,在与公益界的互动中,互联网也帮助公益组织获取更多的资源与关注。


共建者,是互联网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其中一个案例是2017年上线的“小朋友画廊”一元钱购画公益活动。绘画作者是一群自闭症儿童,组织者挑选了他们所作的36幅作品,并通过“99公益日”活动号召大家支付一元钱“购买”一幅画的高清电子版。组织者承诺,筹得的资金将捐给相关专业机构,以帮助患有精神智力障碍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最终显示,共有超过581万人次参与捐助,筹得金额超过1500万人民币。


1631524828232320.jpg

2017年8月31日,上海,“小朋友画廊”出现在南京东路地铁站的换乘通道内。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让每一个微小的善行都更有力量,这是过去中国互联网公益取得的巨大成就。


早在2018年,由中央网信办社会工作局指导,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国际公益学院共同发布的《2017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报告》就曾指出: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在历经1.0、2.0阶段后,于2017年进入3.0的发展阶段,中国互联网公益所呈现的新变化和新能量值得瞩目。


原本起点低、规模小、制度弱的中国公益行业,现在已拥有多个全球重要的在线捐助平台,善款使用透明度有了显著提升,公益行业的自律与共识也得到不断加强。


推动社会价值创新

做公益长久的朋友



当前,中国互联网公益界需要具备清醒的认知:“互联网公益”的最终落点是“公益”,而不是“互联网”,甚至一定程度上,公益是本土化、专业化和长期化的存在,以全球化、快节奏著称的互联网需要慢下来,扎根下来,并超越自身的利益格局,做公益长久的朋友


首先,中国互联网公益界要进一步强化扎根意识、倾听意识。京东的“物爱相连”、阿里巴巴的“蚂蚁森林”、腾讯的“99公益日”、百度的“AI寻人”,这些公益项目都堪称互联网公益的典范之作。


397d86727893ddefa20fe63db66da976.jpg


百度“AI寻人”


但也需要看到,这些项目化操作都非常依赖企业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对于公益行业来说,自身能力还远远不足。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深入组织实施了“网络公益工程”,推动互联网与公益事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借助这一政策红利,互联网企业应进一步开放自身能力,不断倾听公益行业需求,不断拓展合作的形式与力度。


其次,中国互联网公益界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融入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短期内持续存在的社会结构性挑战,互联网公益的目标是弥合发展鸿沟、数字鸿沟。


在乡村,互联网公益行业应当为其提供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服务工具,搭建“党务、村委、商务、事务、服务”等在线党群服务中心,并切实推动其解决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群体面临的生活生产困难。


公益事业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有助于促进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对此,中国互联网公益当以此为长期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并一步一个脚印去推动实现。


再次,中国互联网公益界需要破除狭义的公益观念,跃入社会创新的蓝海。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中国公益行业在过去十年获得了巨大的规模红利、技术红利和制度红利,网络技术的协助,以及不可或缺的监管规范,共同推动了公益数字化发展,使得中国公益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公益收获了广泛的关注、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新颖的理念。如此一来,互联网公益也应该超越传统公益的范围,以问题为导向,朝着社会创新的目标前行。譬如,从创新教育到基础科研突破,能否有系统性的方案;从日常环保,到碳中和目标,能否与之有机结合,这些都是可以深度思索的方向。


从这一层面出发,中国的互联网公益人是幸运的,坚守初心、自我驱动,不负这个时代的期待,也不负自己心底的热爱,应当成为这一代中国互联网公益人的共识。



本文 作者系《网络传播》杂志评论员王秀宁。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