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发展 >

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数字中国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时强调,“要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党建统领作为数字政府建设基本原则,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回答好“为何统领”“统领什么”“怎样统领”这三个问题。

充分认识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是贯彻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只有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扭住党领导信息化发展的“牛鼻子”,才能应对改革过程中的严峻挑战,完成更为艰巨的任务。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才能有效避免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的本末倒置行为的发生;才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数字化理念、技术和手段破解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同时不断满足群众获得感。三是提升政府履职能力的坚实支撑。只有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才能更好地以系统观念一体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化在政府科学决策、经济调节、社会治理、高效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只有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才能压实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综合运用法律、制度、督查、监管等多种手段保障数字政府建设安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才能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深度参与全球互联网与数据治理体系深刻变革。

构建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体系

新时代加快构建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体系,必须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不是大包大揽、一“揽”无余,而是增强“统”的意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聚焦统领管理体制,构建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体系。一是搭建全面协同的工作体系。按照党中央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完善各级数字政府建设体制机制,明确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打破传统的临时性专班或部门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党委政府牵头的领导小组及其常态化办公室,强化集体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构建党建统领的职责体系。各级党委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领导者”,党政主要领导承担第一责任,负责统筹谋划、安排部署和推动改革。各级政府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主体,明确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框架结构和制度安排。数据管理(技术支撑)部门负责项目建设。三是优化全方位支撑体系。积极筹划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构建符合实际的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加强数字政府各级各类平台系统统筹规划和建设运营,推进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的技术融合、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发挥数字化对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支撑作用。

聚焦统领制度规则,构建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体系。一是健全数字政府政策体系。科学制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细化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政策体系方向一致、落实有效。规范管理机制、服务流程、平台架构、安全保障等数字政府建设内容,强化资源整合和力量协同。二是优化数字政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优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政府全方位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整体布局,全面、系统、协同推进政府数字化改革。三是构建数字政府评估机制。建立可操作、可检验、可衡量的评估指标体系,指导各方不断调整政策布局重点。推行政府低效数据及问题数据“首问责任制”,构建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数字政府建设中来。

聚焦统领安全发展,构建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的保障体系。一是全面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安全领导体系,成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数据安全规范,进行数据分类分级,对数据共享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泄露和侵犯个人隐私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二是全方位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措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制定重要数据、核心数据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数据落实重点保护措施。实施常态化风险监测,管控数据访问行为,阻止安全事故发生。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组织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信息化企业联合开展安全人才培养活动,加快网络安全人才建设。

聚集统领干部队伍,构建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的人才体系。一是强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政治过硬、技术过硬、实践过硬、管理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标准,选好数字政府建设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让懂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的干部建设管理数字政府。二是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创新优化数字政府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采用“线上+线下”“自学+集训”“课堂+实操”“专家授课+交流答疑”等多维培训模式,提升数字化人才业务素养。三是提升党员干部数字治理能力。教育引导各级管理者跳出原有的政府管理思维模式,形成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各领域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制度创新,实现从“适应数字化、运用数字化”到“驾驭数字化、引领数字化”的转变。

信息时代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路径

当前,我国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还面临协同推进缓慢、信息化项目建设与运维脱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挥党建统领的核心作用,确保数字政府建设沿着健康、规范、安全、可持续的方法路径正向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擘画数字政府建设蓝图。一是健全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建立与数字政府建设和运行相匹配的组织、工具、流程和方法,制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持续优化数字政府建设多元参与机制和多渠道资金保障机制,满足迭代升级和弹性扩展的需求。二是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治理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深度融合,打造一体化智能集约“城市大脑”。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社会民生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治理等高频率、高需求监管事项,丰富数字化监管手段。三是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支撑体系。以提升基础支撑平台服务能力和共性应用平台支撑能力为重点,统筹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运用互联网等技术,升级打造安全稳定、互联互通的政务“一张网”;助力打造安全可控、异构兼容的政务“一朵云”,推进云、网与平台之间全面打通,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实现数字化平台高效运营和智能化集约化发展。

满足群众需求,构建优质政务服务模式。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效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扩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范围和力度,推动政府职能、服务方式、机关效能的整体性变革。优化跨部门事项的办理流程,推进跨部门信息的共享互认,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提交审批材料的数量,提高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审批效率。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普惠化水平。构建覆盖教育、医疗、生活、安全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民生需求从“政府端”供给转变为“需求端”主导。围绕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企业从准入到退出两个全生命周期,整合便民惠企的高频刚需服务,实现各类场景化应用“网购式”办事。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深化集成改革,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从“一网通办”迈向“一网好办”。以“跨省通办、异地可办”为目标,整合各种服务方式和访问渠道,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更多政务数据共享支撑涉企服务事项,促进更多民生服务事项“一次办成”“一站式”办理和“不见面”审批,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突出数据驱动,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底座。一是加快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组织开展政务数据资源普查活动,全面摸清底数,做好目录审核、汇总和编制工作,建立全省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打破“信息孤岛”,扩大数据开放范围,提高数据开放质量,强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二是推进政务数据标准化建设。聚焦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需求,制定一批数字政府建设标准规范,确保政务数据合理开发和运用。做好数字政府标准化体系研制的顶层设计,统筹解决数据的标准化、通道、权责及更新等问题,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开放数据资产,促进数据关联应用。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数字政府建设效能。一是提升辅助科学决策能力。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构建形成统一的基础信息库、主题信息库和决策信息资源库。搭建省级层面“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政务协同平台,形成全省“一屏掌控”、政令“一键下达”、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以数字化手段辅助科学决策。二是提升数字化履职能力。创新数字政府“一网协同”应用,围绕沟通协调、在线会议、文电处理、决策考核等功能,推动政府机关内部运行“一张网”移动办公。优化政策智能推送服务,建设分类分级、集中统一、共享共用、动态更新的政策文件库,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三是提升高效监管能力。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和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强化食品药品、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网络安全和特种设备等数字化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推动监管执法全流程数字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数字监管体系,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作者:王彦生  河南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网信》2023年第11期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